為了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效率,機器人走上了人類的工作崗位。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即在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目前面臨的問題,要歸咎于過度自動化。
換句話說,馬斯克認為他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中實行的幾乎完全自動化的工廠是特斯拉的創(chuàng)新和競爭優(yōu)勢,其實不然,這是特斯拉無法迅速擴張的主要原因。
根據(jù)伯恩斯坦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馬克斯•沃伯頓(Max Warburton)和托尼•薩克納吉(Toni Sacconaghi)的說法,正是因為機器人的存在,導致了特斯拉無法讓備受矚目的Model 3實現(xiàn)量產(chǎn)。整個自動化過程過于宏大、充滿了風險和復雜性。
沃伯頓曾參與過華爾街國際汽車項目,既是MIT的一個學術機構,也是一個商業(yè)組織。他指出特斯拉,“在最終的組裝中,自動化是行不通的。”同時,伯恩斯坦補充道,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制造商,日本企業(yè)正試圖限制自動化,因為“價格昂貴,而且在統(tǒng)計上與質量成反比”。它們的方法是在過程做好后再引入機器人,與馬斯克的想法完全相反。
這并不是高負債的特斯拉能負擔得起的問題。
在過去一個月里,特斯拉的股票已經(jīng)下跌了超過25%,因為擔心Model 3車型的交付會再次延遲,投資者紛紛開始大量拋售特斯拉的股票。本周二,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下調了特斯拉的信用評級,從B2下調至B3,并給出了“負面”的未來展望。
在特斯拉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向投資者表示,工廠車型組裝是Model 3生產(chǎn)的最大障礙。他說,每輛車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部件,而公司只能盡快調整每個問題區(qū)域。對此,伯恩斯坦分析師表示,問題很難解決的原因就在于都是自動化的。實際上,其他嘗試過這個想法的公司,如菲亞特和大眾,均以失敗告終。
同時,分析師稱,自動化根本不能幫助馬斯克節(jié)約成本。
馬斯克試圖通過機器人來提高工作效率,在它看來,這會是徹底改變汽車制造的方式。所以,他一直在錯誤的認知里燒錢。如果能想明白這一點,想必大家也就可以想象一下,這將花費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