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德國蓋斯特哈赫特亥姆霍茲研究中心、鎂合金創(chuàng)新工程中心(GKSS)專家Norbert Hort、Hajo Dieringa和Yuanding Huang教授應稀土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到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
訪問期間,三位專家分別圍繞The Application of Magnesium-based Biomaterials,Rare Earth Containing Magnesium Alloys and Possible Alternatives Concerning Creep Resistance 和Hot Crack Mechanism for Mg-Zn Alloy 等專題作了學術報告。
在報告會上,Hort教授介紹了金屬鎂醫(yī)用材料的研發(fā)歷史及未來作為人體內(nèi)植入可降解金屬材料的發(fā)展趨勢,并以德國鎂合金創(chuàng)新工程中心研發(fā)高性能鎂合金及其新型鑄造技術為實例,詳細介紹了鎂合金材料的應用及前景。Dieringa教授則從鎂合金高溫蠕變機理出發(fā),概括了提高鎂合金耐熱抗蠕變性能的主要途徑,并介紹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耐熱抗蠕變鎂合金系列成果。最后,Yuanding Huang教授圍繞鎂鋅合金的熱裂機制,介紹了從理論上進行二元和三元鎂合金體系熱力學計算研究,并為新合金的開發(fā)提供可靠的理論指導的作用,使與會人員受益匪淺。
報告會后,三位專家與科研人員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