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升級
3月,地處南半球的阿根廷已是盛夏。一輛輛技術先進的中國制造列車,穿梭在阿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核心城區(qū)與周邊衛(wèi)星城之間,每天運送乘客約34萬人次,代表著中國品牌和中國形象。
中國南車四方股份公司派出的31名技術人員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負責城際動車組技術培訓和支持。這是中國城際動車組的首個海外技術輸出項目,標志著南車四方股份實現了由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的升級。
2013年,南車四方股份與阿根廷政府簽訂了兩項城際動車組供貨合同,用于更換阿首都城鐵線上的老舊車輛。合同車輛總計709輛,總金額近10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國城際動車組最大的出口訂單。截至目前,已經有409輛新型動車組陸續(xù)投入運營。阿根廷總統(tǒng)克里斯蒂娜先后3次出席中國制造城鐵動車組的到港交貨儀式和新車運行儀式,稱“升級鐵路系統(tǒng)是我們長久以來的一個夢想,(新列車)將把我們帶進一個新時代。”
目前,南車的技術服務團隊已經開始為阿方人員提供動車組技術原理、故障處理和檢修維保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同時還在薩緬托線和麥特線車輛段設置技術支持中心,為現場的緊急排障提供技術支持。

南車從爭取到阿根廷項目開始,就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憑借在城際動車組技術領域的領先實力,不僅向阿根廷輸出高端軌道交通裝備,還輸出高附加值的技術服務,實現了“產品+技術+服務”全方位“走出去”的升級。
靠實力和服務贏得客戶信任
隨著一聲汽笛長鳴,南非總統(tǒng)祖馬試乘的機車從遠處緩緩駛來,現場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這是今年3月由中國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南車株機公司)輸出技術實現本地化生產的第一批合同中的第九十五臺電力機車下線剪彩時的場景。南車株機公司海外市場營銷中心副總監(jiān)王攀對本報記者表示,南非火車機車更新換代市場需求非常大,并想擺脫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依賴。
2011年,南非國有運輸集團開始公開招標95臺機車,已進入創(chuàng)新階段的中國機車參與競標。經過一系列艱難的談判,南非還是不放心,決定在簽訂合同之前考察南車。
南非國有運輸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布萊恩·莫勒弗帶領技術商務團隊考察了南車株機公司的車間、試驗站、技術中心。行程還未走完,莫勒弗就表示要提前回去,并提出下周就簽合同。南非國有運輸集團財務總監(jiān)阿諾吉·辛赫直言“完全低估了中國公司的能力”。
出色的表現使中國合作伙伴在2014年再次獲得南非100臺電力機車增購合同和359臺電力機車的設計、生產、試驗和供貨合同,3個合同金額達25億美元。
本土化生產提振當地經濟
南車株機公司按照南非標準設計,從本地采購。能分包的項目就分包給南非國有運輸集團的兄弟公司,本地工業(yè)不能支持的電機、變壓器、變流器等核心大部件,則在當地投資建配件生產廠。
為提高阿根廷本土的車輛檢修能力,南車四方計劃與阿根廷合資設立檢修廠,聘用和培訓當地員工,幫助當地掌握車輛大修能力,并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
格雷特是南非歷史上首位駕駛中國制造電力機車的司機,也是南非國有運輸集團火車設計和技術部的質檢員。駕齡22年的格雷特開過美國、日本等多國制造的機車。開了中國的新機車后,格雷特很激動:“中國機車操作簡單、實用,而且有很多新科技,我非常自豪成為能載入史冊的第一人。”阿根廷內政交通部長蘭達佐高度評價中國造機車:“列車的技術穩(wěn)定性、舒適性和安全性都很高。”阿方提供的調查顯示,阿根廷乘客對中國造新城鐵的滿意度達到97%。
李東林向記者表示,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未來中國企業(yè)“走出去”不能只靠價格優(yōu)勢,技術、質量、品牌已成為競爭的重要因素。我們需要不斷進行先進技術的合作,打造更具產品價值和品牌價值的中國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