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砂鑄造是一個傳統(tǒng)行業(yè)。由于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生活中使用翻砂鑄造的用品數(shù)量在不斷減少,從事這種老行當?shù)娜艘搽S之減少。3月29日,國家許昌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屯北社區(qū),來自商丘市柘城縣的翻砂藝人裴師傅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居民的注意。
個頭兒不高,身穿破舊的藍大褂,年近50歲的裴師傅從事這種行當已經(jīng)20余年了。他每天在煙熏火燎中工作,看上去“滿面塵灰煙火色”,所穿的外衣也被燒出大小不一的洞。根據(jù)居民所需鑄造鋁鍋,裴師傅先對鋁制品進行稱量,然后將鋁制品投入火爐中。高溫的爐火將易拉罐、鋁制配件等熔化成銀白色的液體。然后,裴師傅用一把大火鉗將坩堝夾起,將鋁液倒入模具中。之后,他將多余的鋁液用鐵勺盛出,再用一根平底大釘壓平鍋底,一個鋁鍋就成型了!取出、打磨,整個鑄造工藝便完成了。整個過程下來收費15元到40元不等,生意好時他一天也能掙幾百元錢。
上世紀80年代,這個行業(yè)還算是比較火的,至少鑄造的這類鋁制品在農村市場很受歡迎,因為大家可以將家里的廢舊鋁制品“變”成“寶貝”,而且重新鑄造的鍋、盆相當結實、耐用,用上幾十年都不會壞。裴師傅說:“現(xiàn)在的鑄造工藝越來越先進,生活中用的鍋更加多樣、精巧,對這種手工老行當沖擊很大,鑄鍋這種傳統(tǒng)手藝的市場越來越小。年輕人嫌臟、累、苦,沒人愿意學?!迸釒煾祿鷳n地說,可能再過些年,這種傳統(tǒng)鑄造手藝就會失傳,但這也是時代的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