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發(fā)動機所用變形高溫合金均為昂貴的難變形材料,其組織和性能對熱加工條件十分敏感。GH141合金為沉淀硬化型鎳基變形合金,多用于航空發(fā)動機的導向葉片、加力燃燒室及結構件等,在800~850℃工作條件下,具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優(yōu)良的抗氧化性、抗腐蝕性能和持久壽命。選擇合理的熱加工工藝能使合金獲得滿意的組織,從而影響合金性能。如果熱加工工藝不恰當,一旦產生異常的合金組織(用熱處理方法往往無法使其改變),將嚴重影響合金性能,甚至導致事故的突然發(fā)生。根據(jù)合金的相析出規(guī)律,恰當?shù)剡x擇熱加工參數(shù),控制合金的組織結構,這是確定熱加工工藝的基本原則。由于GH141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較高,變形抗力大,屬難變形合金,因此合金熱加工塑性較差,鍛造成型困難。美國加工該合金是采用擠壓成型工藝,熱加工是在溫度低于γ'相固溶溫度的等溫條件下進行的。我國由于受設備條件的限制,只能采用多火快鍛,表面易出裂紋,成材率低。針對這些問題,研究人員從高溫拉伸試驗、熱頂鍛落錘試驗、M6C相析出規(guī)律以及高溫擴散退火試驗等方面進行了研究,給出了最佳的熱加工工藝參數(shù)。
試驗材料系真空感應+電渣冶煉工藝,生產工藝為電渣錠(Φ300mm)→鍛造開坯(Φ160mm)→軋制Φ22mm棒材,GH141合金化學成分(質量分數(shù),%)為0.088C、0.08Si、0.03Mn、18.5Cr、10.92Co、9.74Mo、1.52Al、2.38Ti、0.007B、0.28Fe、0.002P、0.002S,Ni余量。將Φ22mm棒材經標準熱處理制度1065℃×4h,Ac+760℃×16h,Ac處理后加工成標準拉伸試樣進行高溫拉伸試驗。頂鍛變形試驗在300kg落錘上進行,不同的變形量用不斷調整錘頭下落高度來獲得,試驗溫度為900、950、1000、1050、1100、1150、1170、1200℃。頂鍛后的試樣經表面堿、酸洗后于1/2處沿軸線切開,一半不經熱處理,做金相觀察,另一半按該合金技術條件所規(guī)定的標準熱處理規(guī)范進行熱處理,而后測定晶粒尺寸,并采用金相和掃描電鏡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觀察再結晶組織。
GH141合金在1000~1150℃范圍內加熱具有良好的熱加工塑性,在沖擊力作用下,一次允許最大變形量為81.8%。
合金開始再結晶的溫度為1000℃,臨界變形量是在5%~10%左右,隨著熱加工變形量的增加,晶粒趨于細化,在1100~1150℃下變形,變形量適當可獲得細小均勻的組織。
合金的最佳熱加工塑性為1100℃,但考慮到生產中的脆性相M6C的溶解度(1150℃),實際生產中給出的加熱溫度為1170℃,使M6C相在加熱過程中全部回溶,開鍛溫度≥1100℃,停鍛溫度≥1000℃。
鋼錠在鍛造前應先進行高溫擴散退火處理,以消除鋼錠中的枝晶偏析、成分偏析、縮小碳化物顆粒尺寸。擴散退火溫度為(1180±10)℃,保溫時間大于10h。(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