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有鉻鋅鋁涂層的回顧
鋅鉻膜燒結涂層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的專利是美國俄亥俄州Heighis大學Malkin于1972年注冊的,專利代理人為美國的Dismond Shamrock Corp.(即現(xiàn)在的metal International Inc.)。該專利介紹了一種不含樹脂的水溶性涂料,由鋅、鋁、鎂、錳等金屬粉與六價鉻鹽、還有還原劑、潤濕劑、消泡劑和防沉劑等一些有機物質(zhì)組成,經(jīng)涂覆和燒結而成。1976年這家美國公司將該項技術轉(zhuǎn)讓給法國Dacral公司和日本NDS公司。以后這三家公司在世界上形成技術壟斷,轉(zhuǎn)讓涂膜技術、提供生產(chǎn)設備、供應涂料和培訓人員等。
1993年,我國南京空降裝備廠首家從日本NDS公司引進了該項技術和設備。該廠張偉明在1995第8期《材料保護》上發(fā)表了題為《達克羅——當今世界表面處理的高新技術》,首次以英文Decromet的譯名“達克羅”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介紹。
若干年后,這項技術隨著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而發(fā)展了。Decromet是一個英文新創(chuàng)的名詞。起初人們搞不懂這“達克羅”是什么意思,后來逐漸被表面處理行業(yè)和汽車制造等行業(yè)人士所熟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達克羅”是啥玩意兒了,不需要再作詳細解釋,叫起來似乎也順口了。這真像“沙發(fā)”、“司必靈”等名稱一樣,國人都已熟知是什么。如果要將“沙發(fā)”翻譯成“帶彈簧的軟座椅”、將“司必靈”翻譯成“帶彈簧的門鎖”,反而覺得有些牽強。
2.關于“達克羅”的名稱問題
一個人、一件事物或一種東西,總得有個名字,“達克羅”就是鋅鉻燒結涂層的代名詞,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偏偏有家公司認為“達克羅”是他們注冊過的專用名,別人不能用這一名稱,否則就是“侵權”。我們是否也可這樣說,如果你是一家食品公司,把“蛋糕”兩個字進行了注冊,這樣別人生產(chǎn)的蛋糕不能叫蛋糕了,這不是有點荒謬嗎?但話得說回來,既然人家已經(jīng)注冊了,不妨換位思考一下,我們認為荒謬的事,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這畢竟是我國工商部門批準的。
因為既成事實,也沒有必要去抗爭。我們完全可以不用“達克羅”這一名稱。中國的文字是很豐富的,可以另起一個名嘛!筆者兼任無錫達克羅涂覆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之職,因了上述原因,我向董事長建議,能否將公司名稱改成無錫溪龍重防腐涂覆有限公司?經(jīng)董事會研究,同意我的建議,于是去工商局更改了公司名稱。
再說現(xiàn)在的鋅鋁涂層,已不是早期美國申請的鋅鉻涂層專利了,也應該給它起個名。征求一些同行意見,認為稱“鋅鋁涂層”或“燒結鋅”較好。如環(huán)氧富鋅涂料,可以自固化,有的則需要燒結固化。
另外,對“達克羅”涂層,似乎對它的功能也有糾偏一下必要。以往對它的功能認識似乎有點偏面,好像達克羅的防腐蝕性好得不得了;但實際上它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鹽霧試驗雖然很好,但在露天環(huán)境中卻并不好。如用在高壓線鐵塔、火車鐵軌螺栓、高速公路護欄等室外構件,防銹性遠不及熱鍍鋅,有的甚至不到三個月就生銹了,曾引起過不少糾紛。所以,我們重新認識達克羅涂層的優(yōu)缺點也是有必要的,以便在研發(fā)無鉻鋅鋁涂料時進行改進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