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鑄造網(wǎng)了解低壓鑄造法從被大量使用以來已經(jīng)30多年了,現(xiàn)在已確立了鋁合金鑄件的重要工作法之一的地位。特別是在氣缸頭中的作用巨大,今后低壓鑄造仍會是主流方法。
低壓鑄造基本原理有:在密閉的保持爐的熔湯表面上施加0.01~0.05Mpa的空氣壓力或惰性氣體壓力,熔湯通過浸放在熔湯里的給湯管上升,被壓進與爐子連接著的上方的模具內。熔湯是從型腔的下部慢慢開始充填,保持一段時間的壓力后凝固。凝固是從產(chǎn)品上部開始向澆口方向轉移,澆口部分凝固的時刻就是加壓結束的時間。于是就憑借澆口的方向性凝固和從澆口開始的冒口壓力效果得到了完美的鑄件。最后當鑄件冷卻至固相溫度以下便可從模具中取出產(chǎn)品。
低壓鑄造定義:鑄型一般安置在密封的坩堝上方,坩堝中通入壓縮空氣,利用較低的壓力,大于大氣壓0.04Mp,將爐子內的金屬液壓到鑄型,爐子是密封的,在鑄型的下方。使金屬液由升液管上升填充鑄型和控制凝固的鑄造方法。
低壓鑄造特點:(1)澆注時的壓力和速度可以調節(jié),故可適用于各種不同鑄型(如金屬型、砂型等),鑄造各種合金及各種大小的鑄件。(2)采用底注式充型,金屬液充型平穩(wěn),無飛濺現(xiàn)象,可避免卷入氣體及對型壁和型芯的沖刷,提高了鑄件的合格率。(3)鑄件在壓力下結晶,鑄件組織致密、輪廓清晰、表面光潔,力學性能較高,對于大薄壁件的鑄造尤為有利。(4)省去補縮冒口,金屬利用率提高到90~98%。(5)勞動強度低,勞動條件好,設備簡易,易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