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粉末冶金制品含有一定孔隙,直接電鍍則達不到好的表面質(zhì)量,同時因殘留在零件孔隙中的電鍍液很難清除而引起內(nèi)部腐蝕。其次,在電鍍過程中,當制品從一個槽轉(zhuǎn)到另一個槽時,殘存在孔隙中的溶液會污染另一個槽的液體。電鍍后,孔隙中的殘液會重新滲出鍍層,使工件表面產(chǎn)生銹斑。
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對于密度大于6.8g/cm3的零件,其電鍍工藝與鋼件基本相似,只是電流密度要大一點;而對于密度較低的零件,則要先進行封孔處理,以堵塞孔隙,然后才能電鍍。
一、封孔方法
1、機械封孔法:
零件留有較大的精整余量,通過精整封閉表面孔隙。也可通過其他的機械方法使表面變形從而封閉孔隙,如噴砂、打磨和拋光。
2、固定物質(zhì)堵塞法:
在200℃下將零件浸漬在熔融的硬脂酸鋅中,使其滲入到孔隙中進行封孔, 浸后應(yīng)除去表面多余的硬脂酸鋅,然后電鍍。
用真空浸漬樹脂、高軟點石蠟也是一個可行的簡單方法。
3、蒸汽處理法:
蒸汽處理可以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層Fe3O4氧化膜,可以堵塞表面孔隙。 Fe3O4是一種致密的半導體,并不妨礙電鍍。蒸汽處理后的零件,電鍍前不必再進行任何清潔處理。
4、鈍化液填充法:
將零件浸滲在2g/L重鉻酸鉀、2g/L焙燒蘇打、余為水配置的溶液重,使鈍化液填充于孔隙重。鈍化液溫度為70-80℃。電鍍后,將零件于100-110 ℃下加熱,借孔隙中水份的蒸發(fā)將鈍化液從孔隙中排出,此法適應(yīng)于鍍鋅。
5、有機硅化物封堵法:
將零件浸漬在含4%有機硅化物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零件先預熱到200 ℃,然后突然浸漬到上述溶液中。浸滿后再于200 ℃下烘干。這樣可在零件表面形成一層有機硅化物薄膜,可起到防止電鍍液侵入的作用。此法對鍍鎳、鍍鎘有滿意的效果。
二、粉末冶金制品的電鍍工藝
在這里,筒單介紹下粉末冶金零件電鍍工藝實例,這些實例是在電鍍前沒有采用堵塞孔隙的。
粉末冶金鍍銅/鍍鎳/鍍鉻工藝:(31μ),工藝流程如下:
粉末冶金零件(180℃烘/2小時)→化學去油(2分鐘)→鹽酸溶液腐蝕(1分鐘)→氰化鈉(10%)→氰化鈉鍍銅(按需要)→醋酸溶液腐蝕(20%,24小時)→鍍鋅(按需要)→鍍鉻→熱水沖洗→干燥。
(我的經(jīng)驗是:電鍍廠接此工藝鍍完粉末件后,我回來再要用機油進行一次熱煮,溫度100℃左右(煮沸),時間30分鐘,目的是讓電解液更好地排出)。
配方如下:
1. 化學去油:
苛性鈉40-60g/l
碳酸鈉30g/l
磷酸三鈉10g/l
水:1l
溫度70-90℃。
2. 氰化鍍銅電解液:
氰化亞銅35g/l
氰化鈉(游)8g/l。
3. 酸性鍍鎳(光亮):
硫化鎳300g/l,
氯化鈉10-15g/l,
硼酸35-50g/l,
硫酸鎂50-80g/l,
十二烷基磺酸納0.05-1.0g/l
溫度55-60度
電流密度2-4A/cm2?! ?nbsp;
4. 鍍鉻溶液:
鉻酸300g/l,硫酸(比重1.84)3.8g/l,
溫度40-55度,電流密度25-50A/cm2。
相關(guān)閱讀:
汽車零部件將帶動粉末冶金快速發(fā)展
第七屆中國工程院冶金與材料學術(shù)會議召開
熱噴涂技術(shù)在冶金工業(yè)中的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