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yè)兩大巨頭企業(yè)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勢頭不改,依然強勁,國家知識產權局在湖南調研了解到,2009年,中聯重科與三一重工兩家湖南企業(yè)的專利申請,已占入圍全球工程機械前五十強的8家中國企業(yè)專利申請總和的66.6%。與知識產權積累同步,目前,這兩家企業(yè)幾乎瓜分了國內建筑工程機械裝備市場的90%以上。
先后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湘企,用了15年左右的時間,徹底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工程機械領域國產替代進口的跨越。現在,他們已放眼全球,進行大量國際專利申請加速走出去。
境外參展胸有成竹
今年4月,在德國慕尼黑工程機械寶馬展上,工程機械行業(yè)巨頭之一三一重工接到德國企業(yè)非常正式的侵權指控律師函。但三一重工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劉永紅坦言:“我們并不著急?!?br /> 何以不著急?因為胸有成竹。一是對自有技術有把握,二是為參展,早在一年前,由三一重工知識產權部牽頭,即對所有參展設備進行專利風險分析。
三一重工知識產權部部長陳路長介紹:“通過分析,對可能在德國引發(fā)風險的幾個產品,我們主動更改設計,并向德國法院提交了當地律師出具的不侵權防御性聲明,還聘請當地律師現場服務,以應對突發(fā)風險。”
參展期間,周五收到律師函,要求在周六答復,“我們所有相關不侵權文件早已準備好,在內部簡單討論之后便答復了?!标惵烽L說。
此舉很好地維護了三一品牌形象,也維護了中國企業(yè)形象。據介紹,爭議涉及的設備有的價值高達3000多萬元。
2005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三一時叮囑三一創(chuàng)始人“加強專利申報,制定專利保護戰(zhàn)略”。事實上,從那時起,三一重工的知識產權就駛上快行道。
至今,三一重工累計申請專利2226件,授權專利973件,核心專利300余件,年平均增長率達50%。與此同時,三一累計申請注冊商標957件,其中國內471件,國外486件,申請注冊商標的國家及地區(qū)達140個。
2009年,工程機械行業(yè)巨頭之一三一重工成功對3家涉嫌侵權企業(yè)進行維權。同年,三一重工與奔馳的三叉星商標之戰(zhàn),也在英國勝訴。
2009年12月,三一重工被評為“全國企事業(yè)知識產權示范單位”。這是湖南、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yè)。
跟蹤專利實現超越
世界上95%的創(chuàng)新成果,在專利文獻中都可以找到。記者看到,重視專利信息,是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湖南工程機械制造企業(yè)的一致選擇。
現在,三一重工不僅擁有先進的專利信息數據庫及專利分析系統(tǒng),而且專利預警體系也已建立。收集適時專利信息,并進行相關分類、申請人、侵權、引證、專利地圖和專利技術分布圖分析等,不但了解競爭者的動向,指導研發(fā),而且對影響公司發(fā)展的專利信息,能夠預先制定應對方案,給公司決策層發(fā)出警告提示,盡可能地將可預見的侵權糾紛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
先后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等湘企,用了15年左右的時間,徹底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工程機械領域國產替代進口的跨越。現在,他們已放眼全球,進行大量國際專利申請加速走出去。
境外參展胸有成竹
今年4月,在德國慕尼黑工程機械寶馬展上,工程機械行業(yè)巨頭之一三一重工接到德國企業(yè)非常正式的侵權指控律師函。但三一重工研究總院常務副院長劉永紅坦言:“我們并不著急?!?br /> 何以不著急?因為胸有成竹。一是對自有技術有把握,二是為參展,早在一年前,由三一重工知識產權部牽頭,即對所有參展設備進行專利風險分析。
三一重工知識產權部部長陳路長介紹:“通過分析,對可能在德國引發(fā)風險的幾個產品,我們主動更改設計,并向德國法院提交了當地律師出具的不侵權防御性聲明,還聘請當地律師現場服務,以應對突發(fā)風險。”
參展期間,周五收到律師函,要求在周六答復,“我們所有相關不侵權文件早已準備好,在內部簡單討論之后便答復了?!标惵烽L說。
此舉很好地維護了三一品牌形象,也維護了中國企業(yè)形象。據介紹,爭議涉及的設備有的價值高達3000多萬元。
2005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視察三一時叮囑三一創(chuàng)始人“加強專利申報,制定專利保護戰(zhàn)略”。事實上,從那時起,三一重工的知識產權就駛上快行道。
至今,三一重工累計申請專利2226件,授權專利973件,核心專利300余件,年平均增長率達50%。與此同時,三一累計申請注冊商標957件,其中國內471件,國外486件,申請注冊商標的國家及地區(qū)達140個。
2009年,工程機械行業(yè)巨頭之一三一重工成功對3家涉嫌侵權企業(yè)進行維權。同年,三一重工與奔馳的三叉星商標之戰(zhàn),也在英國勝訴。
2009年12月,三一重工被評為“全國企事業(yè)知識產權示范單位”。這是湖南、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yè)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yè)。
跟蹤專利實現超越
世界上95%的創(chuàng)新成果,在專利文獻中都可以找到。記者看到,重視專利信息,是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湖南工程機械制造企業(yè)的一致選擇。
現在,三一重工不僅擁有先進的專利信息數據庫及專利分析系統(tǒng),而且專利預警體系也已建立。收集適時專利信息,并進行相關分類、申請人、侵權、引證、專利地圖和專利技術分布圖分析等,不但了解競爭者的動向,指導研發(fā),而且對影響公司發(fā)展的專利信息,能夠預先制定應對方案,給公司決策層發(fā)出警告提示,盡可能地將可預見的侵權糾紛消滅于萌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