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Label class=NewsContent>1.離子滲氮
離子滲氮是目前工業(yè)上應用最廣、最成熟的離子熱處理工藝,其最大特點是:①滲層組織和相組成可以控制,通過調(diào)整工藝參數(shù),可獲得純擴散層、單相化合物層等;②滲速較快,滲層脆性小、質(zhì)量好;③可進行低溫(400~500℃)離子滲氮,以及對奧氏體不銹鋼無需預處理便可進行離子滲氮。目前,離于滲氮的技術關鍵是如何根據(jù)其特點,結(jié)合工件服役條件,合理選取工藝參數(shù)。(溫度、電壓、爐壓、時間及工作氣體),獲得所需的最佳滲層,以期充分提高離子滲氮效能與成本之比。例如,精密零件,要求尺寸變形小,表面硬度高,同時要求耐磨、耐蝕的奧氏體不銹鋼,則宜選低溫離子滲氮。
目前該工藝的進展,主要是擴大應用范圍,如工具、模具,鈦合金和鋁合金以及不銹鋼的離子滲氮工藝的開發(fā)。
奧氏體不銹鋼離子滲氮,可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能,但耐蝕性卻下降。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不銹鋼離子滲氮有了重大進展。奧氏體不銹鋼離子滲氮,可獲得不同的相組成。溫度超過500℃,可形成由γ´、ε、CrN、γ和α相組成的復合滲層,硬度高(1400HV),層厚大于200μm,從而明顯改善其耐磨、抗膠合性能,但由于滲層中有Cr的氮化物析出,導致基體中Cr的減少,使其耐蝕性變壞。試驗發(fā)現(xiàn),奧氏體不銹鋼的滲層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蝕性能隨滲氮溫度降低而增高。不同溫度離子滲氮后的陽極極化曲線(NaCI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如圖1所示,經(jīng)500℃×10h滲氮,即能提高腐蝕電位,而450℃滲氛時,Cr的氮化物析出被抑制,而形成含有無特征的“S-相”單相層,比未處理的不銹鋼有更寬的純化電位,具有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能,而且硬度高(約1600HV),可獲得同時改善耐磨和耐蝕的滲氮層,該工藝已在歐洲獲得了工業(yè)應用。
離子N-C共滲是從鹽浴和氣體N-C共滲發(fā)展起來的,其操作方法與離子滲氮基本相同,但工作氣體成分不同,且冷卻方式除在真空條件下緩慢冷卻外,還可進行油淬或高壓氣淬。
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560~600℃,時間1~4h。工作介質(zhì)可用NH3+C3H3、 NH3+CH4、 NH3+C3H5OH(酒精)和NH3+CH3OHCOOH3;(丙酮)等。
離子N-C共滲時間短,效益高,可獲得以ε單相或ε相為主的具有優(yōu)良耐磨、抗膠合的化合物層,除適用于合金結(jié)構(gòu)鋼外,特別適宜于碳素鋼和球墨鑄鐵及合金鑄鐵制件的處理。
離子N-C共滲的技術關鍵是化合物層中的ε相和Fe3C的控制。當化合物層中出現(xiàn)少量Fe3C時,化合物層最厚,耐磨性高,韌性好。但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Fe3C時,化合物層厚度明顯下降,脆性增加,因此,應力求獲得單一ε租或ε相為主的化合物層。
離子滲氮是目前工業(yè)上應用最廣、最成熟的離子熱處理工藝,其最大特點是:①滲層組織和相組成可以控制,通過調(diào)整工藝參數(shù),可獲得純擴散層、單相化合物層等;②滲速較快,滲層脆性小、質(zhì)量好;③可進行低溫(400~500℃)離子滲氮,以及對奧氏體不銹鋼無需預處理便可進行離子滲氮。目前,離于滲氮的技術關鍵是如何根據(jù)其特點,結(jié)合工件服役條件,合理選取工藝參數(shù)。(溫度、電壓、爐壓、時間及工作氣體),獲得所需的最佳滲層,以期充分提高離子滲氮效能與成本之比。例如,精密零件,要求尺寸變形小,表面硬度高,同時要求耐磨、耐蝕的奧氏體不銹鋼,則宜選低溫離子滲氮。
目前該工藝的進展,主要是擴大應用范圍,如工具、模具,鈦合金和鋁合金以及不銹鋼的離子滲氮工藝的開發(fā)。
奧氏體不銹鋼離子滲氮,可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能,但耐蝕性卻下降。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不銹鋼離子滲氮有了重大進展。奧氏體不銹鋼離子滲氮,可獲得不同的相組成。溫度超過500℃,可形成由γ´、ε、CrN、γ和α相組成的復合滲層,硬度高(1400HV),層厚大于200μm,從而明顯改善其耐磨、抗膠合性能,但由于滲層中有Cr的氮化物析出,導致基體中Cr的減少,使其耐蝕性變壞。試驗發(fā)現(xiàn),奧氏體不銹鋼的滲層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蝕性能隨滲氮溫度降低而增高。不同溫度離子滲氮后的陽極極化曲線(NaCI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如圖1所示,經(jīng)500℃×10h滲氮,即能提高腐蝕電位,而450℃滲氛時,Cr的氮化物析出被抑制,而形成含有無特征的“S-相”單相層,比未處理的不銹鋼有更寬的純化電位,具有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能,而且硬度高(約1600HV),可獲得同時改善耐磨和耐蝕的滲氮層,該工藝已在歐洲獲得了工業(yè)應用。
離子N-C共滲是從鹽浴和氣體N-C共滲發(fā)展起來的,其操作方法與離子滲氮基本相同,但工作氣體成分不同,且冷卻方式除在真空條件下緩慢冷卻外,還可進行油淬或高壓氣淬。
工藝參數(shù)為溫度560~600℃,時間1~4h。工作介質(zhì)可用NH3+C3H3、 NH3+CH4、 NH3+C3H5OH(酒精)和NH3+CH3OHCOOH3;(丙酮)等。
離子N-C共滲時間短,效益高,可獲得以ε單相或ε相為主的具有優(yōu)良耐磨、抗膠合的化合物層,除適用于合金結(jié)構(gòu)鋼外,特別適宜于碳素鋼和球墨鑄鐵及合金鑄鐵制件的處理。
離子N-C共滲的技術關鍵是化合物層中的ε相和Fe3C的控制。當化合物層中出現(xiàn)少量Fe3C時,化合物層最厚,耐磨性高,韌性好。但形成一定數(shù)量的Fe3C時,化合物層厚度明顯下降,脆性增加,因此,應力求獲得單一ε租或ε相為主的化合物層。
更多>同類資訊
網(wǎng)站首頁 |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quán)隱私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營業(yè)執(zhí)照
| 粵ICP備18059797號-1
◎2007-2020 中國鑄造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8059797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