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低溫氣相滲碳法使鎳基高溫合金718表面硬化獲得了成功。在優(yōu)化的條件下滲碳后,硬化表層(殼)的硬度大約是芯部硬度(維氏硬度≈800)的兩倍,在間隙固溶體中約含12%碳。這導致與表面垂直的晶格參數(shù)擴展約1%,同時由于下面未滲碳的芯部所產生的機械約束,形成一個與表面平行的巨大平面壓縮殘余應力(≈1.9GPa)。顯微組織觀察和X射線衍射術顯示表層內沒有碳化物沉淀。與這一情況一致的是低溫滲碳并未降低延展性,實際上還提高了該合金的抗縫隙腐蝕能力。(銥葉)
用低溫氣相滲碳法使鎳基高溫合金718表面硬化獲得了成功。在優(yōu)化的條件下滲碳后,硬化表層(殼)的硬度大約是芯部硬度(維氏硬度≈800)的兩倍,在間隙固溶體中約含12%碳。這導致與表面垂直的晶格參數(shù)擴展約1%,同時由于下面未滲碳的芯部所產生的機械約束,形成一個與表面平行的巨大平面壓縮殘余應力(≈1.9GPa)。顯微組織觀察和X射線衍射術顯示表層內沒有碳化物沉淀。與這一情況一致的是低溫滲碳并未降低延展性,實際上還提高了該合金的抗縫隙腐蝕能力。(銥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