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進國內橋梁建筑用材料,俄羅斯研制開發(fā)節(jié)約型合金鋼15CrSiNiCuA和10CrSiNiCuA,使其質量性能達到國際要求。
奧爾斯克-哈利洛沃鋼鐵公司是俄羅斯第一家研究新一代鋼時規(guī)定用釩(或鈮)微合金化。由于實現彌散硬化機理,從而能提高強度水平,并通過細化最終鐵素體-珠光體組織的方法,改善塑性和韌性。同時發(fā)現可以降低用“固溶”機理強化鋼的(Mn、Cr、Ni)元素的質量分數。最低的鎳和鉻(與銅一起)就可保證充分的耐大氣腐蝕強度,以及(與碳和錳一起)在鋼板熱加工過程中過冷奧氏體必須的穩(wěn)定性。
奧爾斯克-哈利洛沃鋼鐵公司開發(fā)并工業(yè)生產新一代橋梁建筑用微合金鋼厚板軋材,保證歐洲標準的所有技術要求。生產15CrSiNiCuA和10CrSiNiCuA鋼軋材厚度為10~50mm,特點是節(jié)約合金元素,降低有害雜質和非金屬夾雜物含量,可靠地保證正火狀態(tài)時強度級別C345和C390,保證耐寒性低于-40℃ KCV≥29J/cm2。
采用調整了化學成分的研制鋼的微合金軋材,能完全消除焊接接頭出現與母材金屬有關的不合格的力學性能的情況,尤其重要的是統(tǒng)一工廠和安裝焊接工藝制度,適用于最大量的生產“普通”樣式的金屬結構。
(鋼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