鈮-鈦微合金鋼性能優(yōu)良,而冶煉、連鑄技術存在難點:鋼中S、P、氣體及夾雜物控制,鑄坯表面裂紋等,需要控制。具體為:
1、鋼中S、P、氣體及夾雜物控制
1)P的控制
轉爐出鋼溫度控制在1630-1650℃,精煉爐溫度在1560-1580℃間,有利于脫磷;其次通過造高堿度渣及擋渣出鋼等措施,可以進一步降低P含量。
2)S的控制
KR鐵水預處理站進行深脫硫處理,且保證扒渣徹底,同時要求全廢鋼冶煉,確保低S;LF處理,爐渣堿度控制在3.0左右,流動性好是有利于脫S。
3)夾雜物
鈣處理時,鋼中自由氧低于5.0×10-6,保證鋼水脫氧徹底,使大量的鈣充分用于使夾雜物變性而非用于脫氧,提高夾雜物控制水平,一般Ca/Al=0.10-0.15,較適宜。
2、鑄坯裂紋控制
1)整個連鑄工藝采用全程保護澆注,結晶器液面自動控制。
2)采用低振幅、高振頻的振動參數(shù),可以減輕鑄坯振痕程度,減小橫裂產(chǎn)生概率。
3)一冷弱冷。該類鋼是裂紋敏感鋼,通過減少水量增加結晶器進出水溫差,降低一冷強度,提高冷卻均勻性。
4)二冷弱冷。將比水量在普鋼的基礎上作較大的降低。
5)微鈦處理。鈦是強的固氮元素,析出高溫穩(wěn)定的TiN析出相,由于TiN析出溫度較高,顆粒較大,奧氏體熱延性不會降低;此外,由于微鈦固氮,使固熔析出鈮完全或絕大多數(shù)為碳化物的形式,從而改善鋼的熱塑性。防止了鑄坯橫裂紋產(chǎn)生。一般0.02%左右的鈦就可固定鋼中60×10-6以下的氮.(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