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夜晚沒有真正的靜謐,彌漫在空氣中的絲絲聲是變電站的鳴響,轟轟作響的空調遮蔽著夏夜的天籟之音。
電,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無論你是夢是醒是喜是厭。電,也一次次用“荒”的形式強調著它對于中國人的重要。
過去的40多年間,中國已經出現(xiàn)過4次電荒,分別是1970年至1996年長達27年的“被動式”電荒,2002年至2004年“三年不上火電”的電荒,2008年至2009年“說法不一”的電荒,以及2011年正在進行中的電荒。
在應對電荒過程中,中國的電力裝機總量強勁增長,今年奔向了10億千瓦,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應對“電荒” 趕走饑餓的“怪獸”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新聞圖片
人們可以看到,在東北、西北的廣袤土地上,一個個大型火電基地威風凜凜;在長江、黃河的滾滾波濤中,一座座巨型水電站氣勢非凡;在內蒙古、甘肅的大漠戈壁上,一排排風機迎風舞動。就是在被電荒傷得最厲害的東部“硬缺電”地區(qū),火電裝機總量也已達到3.2億千瓦,長江沿岸平均每30公里就建有一座發(fā)電廠,南京到鎮(zhèn)江段電廠平均間隔僅10公里。
然而,如此氣象萬千的電力大國卻在鬧電荒。不僅淡季電荒“驚心動魄”,更加令人震驚的是,在對于電荒的激烈討論中,業(yè)內人士放言,電荒可能會成為常態(tài)。
[nextpage]
按照有關專家預測,未來幾年,我國電力年均裝機容量需增長1億千瓦,2015年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4.37億千瓦,超過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等幾大發(fā)達國家全部的電力裝機總和。
這個驚人的數(shù)據,是以現(xiàn)階段的電力需求彈性系數(shù)1.3進行測算的。也就是說,目前我國1個百分點的GDP增長需要1.3倍的電力增長作支撐。在這樣的增長預測下,電力建設“應該”而且“必須”大干快上,否則電荒就會每年“給你點顏色看看”。
作為應對,轟轟烈烈上項目是一種必然也正在成為事實:
在東部地區(qū),一些因為環(huán)保壓力而遲遲上不了馬的火電廠獲得準生證;在西南地區(qū),開發(fā)難度極大的雅魯藏布江和“最后一條沒有水電開發(fā)的大江”怒江也面臨被開發(fā)的命運;在西北大型煤炭基地,發(fā)電企業(yè)正積極尋找收購煤礦,希望通過煤電一體的運營抵御煤炭價格上漲對利潤的威脅。為了將偏遠地區(qū)生產出來的巨大電力送出,國家電網公司幾年來極力推動的特高壓輸電線路也將成為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跨越千山萬水的特高壓建設隆重登場。
好看的GDP數(shù)據,央企的業(yè)績和巨額利潤,以及企業(yè)和個人相關的收益都將隨之迅速實現(xiàn)。
然而,在以下的事實和數(shù)據面前,人們不禁要問,關于電力繼續(xù)大發(fā)展的增長預期是不是非??孔V?
2010年,我國GDP占世界總量的9.5%,能源消費總量卻已占世界總量的19.5%,單位GDP能耗已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是日本的4.9倍。
單看單位GDP電耗,美、英、法、德、日五個國家分別是0.3567、0.3197、0.2862、0.2114和0.208,而我國卻高達1.2。
2010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目前年產30億噸原煤中,只有一半符合科學產能的標準,另一半的非科學產能正在導致環(huán)境污染、資源浪費和礦難頻發(fā)。如果繼續(xù)目前的發(fā)展模式,“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仍需新增煤電裝機約6000萬千瓦。中國電力未來對煤炭的需求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不可能得到合理滿足。
人們似乎看到了一只永遠饑餓的“怪獸”,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徘徊。如果滿足這只怪獸對能源、資源無止境的需求,不僅意味著我們將高度透支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而且當代人也將飽受環(huán)境污染的災難。
無論以什么樣的借口趕走“怪獸”,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已刻不容緩。要想趕走“怪獸”,就必須徹底轉變以高投資和高耗能產業(yè)擴張維系GDP高速增長的發(fā)展方式,堅決抑制粗放式大躍進的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