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熱處理或熔煉的特點:
1、 防止氧化作用
在真空中加熱不僅使金屬本身不氧化,而且使原來已氧化的金屬進行還原分解,這便是人們常說的除銹作用。
2、 真空脫氣作用
采用真空熔煉難熔金屬、活潑金屬,達到充分去除H2、N2、O2的目的。固態(tài)金屬在真空下進行熱處理,同樣有脫氣作用。金屬的脫氣,可提高金屬的塑性和強度,真空度愈高,溫度愈高,脫氣時間愈長,有利于金屬的脫氣。
3、 脫脂作用
真空熱處理爐,已廣泛應(yīng)用于易損傷的金屬箔、拉絲線材和精密的帶有小孔篩眼之類金屬零件的脫脂處理。因為附著在這些物體上的油脂屬通脂肪族,是碳、氫、氧化物,蒸氣壓較高,在真空中加熱時被揮發(fā)或分解,隨即被真空泵抽走。
4、 真空下元素蒸發(fā)
在熱處理溫度范圍內(nèi),常壓下,金屬與合金的蒸發(fā)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真空熱處理時工件表面層中某些元素的蒸發(fā),有時是很嚴重的。常用的合金元素Zn、Mg、Mn、Al、Cr等的蒸氣壓較高,易蒸發(fā),造成表面合金元素貧乏,從而使合金的組織變化,力學性能下降。因此,真空熱處理時真空度應(yīng)選擇恰當,決不是真空度越高越好。為了保證工件表面的光亮度,又要使合金元素少蒸發(fā),通常先將爐內(nèi)抽至較高的真空度,隨即充入高純氬氣或氮氣,使爐內(nèi)壓力維持在(200~26.6)Pa下加熱,便可得到兩全其美的工藝效果。
(鋼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