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工作輥處于高溫、高應力、水蒸氣等工況條件下,工作輥的表面形成一層薄的致密卻耐磨的氧化膜。這層膜可以減輕摩擦,防止熱裂紋向輥體擴散,而且可以提高帶鋼質(zhì)量。其形成和維護為:
1氧化膜建立
要建立氧化膜,關鍵是開軋初期輥身溫度的控制,重點是燙輥制度和冷卻水制度。即:開軋前5塊鋼,軋輥冷卻水量精軋機水量為65%,向上水量依次增加,相鄰兩塊鋼時間為5min;后續(xù)5塊鋼,軋輥冷卻水量精軋機水量為70%,向上水量依次增加,相鄰兩塊鋼時間為3-4min,同時提高輥溫,加速氧化膜形成。第11塊時,水量恢復到100%,燙輥期間軋制節(jié)奏要慢,取保氧化膜建立良好。
2控制軋輥溫度,維護氧化膜
熱軋過程中工作輥的瞬時表面溫度為500-700℃,輥體溫度超過60℃。影響氧化膜增長的關鍵因素是工作輥表面溫度,因此,加強工作輥強冷卻,縮短輥面處于高溫狀態(tài)的時間,是控制輥面的氧化膜厚度的重要手段。
通過加大出口側(cè)冷卻水量、減少入口側(cè)水量以加強工作輥的冷卻效果。同時加大工作輥中部的冷卻水量。并做好冷卻噴嘴的檢查。
3降低剪切應力,維護氧化膜
剪切應力是氧化膜實效脫離的一個重要因素。措施為:
1)合理分配軋機負荷,當一架軋機的負荷過大,工作輥和帶鋼之間便會產(chǎn)生強大的剪切應力,導致氧化膜脫離,為此,可以考慮讓其余軋機適當分擔負荷。
2)使用軋機潤滑油減少摩擦引起的剪切應力,軋制潤滑油可以降低帶鋼和軋輥氧化膜的摩擦力以及軋制力。(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