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流程:
進料檢查→鍛坯下料→鍛坯加熱→聚集尾部→檢驗→鍛坯加熱→聚集頭部(1、2、3)→清理(去除表面氧化皮毛邊)→檢驗→鍛坯加熱→模鍛成形→切飛邊→沖孔→檢驗(鍛件的尺寸和表面缺陷)→清理→鍛件熱處理(正火、退火)→清理→檢查(外觀和硬度檢查)→入庫。
主要工序:1、鍛坯下料:Q43-63 50*50型鱷魚鋼棒剪斷機下料,最大剪切直徑63,剪切次數(shù)42次/分。與鋸割相比,具有高速、高精度,省略了鋸縫,具有很高的材料利用率。
2、鍛坯加熱:采用對棒料局部加熱的專用中頻電加熱爐,加熱溫度/1180~1220(鋼號30、45、55、20Cr、40Cr)。
3、聚集頭、尾部:16MN水平分模平鍛機。始鍛溫度1170~1200、終鍛溫度≥800,冷卻 方 式: 空冷或堆放空冷。
4、頭部模鍛成形:16MN噸位的Y423。SM熱模鍛壓力機。
5、切飛邊:100T切邊壓力機
6、沖孔(切除連皮)
7、熱處理:根據(jù)客戶要求,進行正火、回火、調(diào)質(zhì)、淬火等不同工藝。
8、清理:毛刺、氧化皮.
9、檢查:外觀缺陷和尺寸偏差。
更多>同類資訊
網(wǎng)站首頁 |
付款方式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營業(yè)執(zhí)照
| 粵ICP備18059797號-1
◎2007-2020 中國鑄造網(wǎng)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59797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