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中國國際機床展(CIMT2011)期間,作為歐洲機床工業(yè)合作委員會(CECIMO)成員之一的捷克工程技術協(xié)會(SST)舉行了題為《捷克共和國機床工業(yè)新趨勢》的新聞發(fā)布會。
“中國的全球性影響不僅來源于政治地位,最主要的是依靠其不斷增加的經濟實力。具有中期目標的捷克機床企業(yè)不應該僅考慮如何向中國出口產品,而是應該著眼于減少生產和運輸成本等方面,在中國開展生產合作?!边@是捷克參展商ALTAGroup,CKDBLANSKO,PRAMET,KOVOSVITMAS,TOS等公司代表在新聞發(fā)布會上所表達的共同心聲——完成從單一的進出口貿易到深耕中國市場的跨越式轉變。
2010年,捷克金屬切削及金屬成型機床進口主要來源于德國,韓國、意大利、日本、瑞士為捷克機床進口第二梯隊國家。來自西歐國家機床行業(yè)巨頭的優(yōu)勢在于本身的經銷渠道,另外同處歐洲也造就了地理上的貿易優(yōu)勢。相比之下缺乏地理優(yōu)勢的亞洲機床廠商則憑借提供優(yōu)惠的融資條件,同樣也在捷克機床市場形成激烈的競爭,突出代表者為日本。
由于捷克機床市場主要以中高端機型需求為主,因此來自中國大陸的低端產品進口較少。此外,計算機業(yè)者近年在捷克投資也帶動部分進口,比如中國臺灣的機床廠商借助電子科技業(yè)者進入捷克設廠,采取以中高端機型進入捷克市場的策略,使得捷克從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的機床進口大致相當。
在歐洲范圍內,德國是第一機床出口大國,捷克位于第7位。在世界范圍內,機床出口最多的國家仍然是德國,捷克排名第12位。金屬切削和金屬成形機床的生產作為捷克機械工業(yè)的一個重要部門,已成為捷克機械工業(yè)的支柱。
在加入歐盟之前,世界各國已看好捷克的低廉工資、人力資源和地理位置。近年來,由于大量外資通過直接或間接投資的形式進入捷克機械制造行業(yè),使得捷克機械制造企業(yè)的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捷克機床設備的優(yōu)勢在于,既具有歐洲的質量保證,同時又比西歐國家產品價格低。
捷克生產的機床設備的主要出口市場,是對進口設備的性能指標要求很高的歐盟各國和俄羅斯、美國等國,其中占捷克機床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為德國,證明了捷克機床所具有的良好技術水平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