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化鉛礦物及其浮選方法
有工業(yè)意義的氧化鉛礦物主要有白鉛礦(PbCO3,含鉛77.6%,密度6.5g/cm3,硬度3)和鉛礬(PbSO4,含鉛68.3,密度6.3g/cm3,硬度3)。這兩種礦物都可以硫化,故浮選上常用硫化浮選法。氧化鉛礦石經(jīng)硫化后用黃藥或黑藥作捕收劑,一般高級黃藥效果較好。硫化前通常先經(jīng)脫泥處理,脫去粘土、氫氧化鐵及其他泥質(zhì)物質(zhì)。但脫泥會造成金屬損失,亦可以不經(jīng)脫泥處理,添加水玻璃等分散劑以消除礦泥的有害影響。硫化劑用硫化鈉或硫氫化鈉。過量的硫化鈉對白鉛礦、鉛礬和方鉛礦均有抑制作用。實踐表明,白鉛礦硫化時適宜的pH值為9~10,過多的Ns2造成pH值過高,將生成易從礦物表面脫落的膠質(zhì)硫化鉛,從而降低硫化效果。實踐中為降低硫化時pH值,有時添加部分硫氫化鈉代替硫化鈉,或添加硫酸銨、硫酸等往往也能加快硫化速度,改善浮選指標。硫化劑加入方式有兩種,即一次加入或分批加入,一般通過試驗加以確定。
2.氧化鋅礦物及其浮選方法
主要的氧化鋅礦物有菱鋅礦(ZnCO3,含鋅52%,密度4.3g/cm3,硬度5)和異極礦(H2Zn2SiO5,含鋅54%,密度3.3~3.6g/cm3,硬度4.5-5.0)。
氧化鋅礦石浮選在工業(yè)上得到應用的主要有兩種方法:
?、偌訙亓蚧∵x法-在室溫下氧化鋅礦物可形成硫化鋅膠質(zhì)沉淀,但不易固著在其表面。需將礦漿加熱到60-70℃,然后加硫化鈉進行硫化,在氧化鋅表面生成硫化鋅薄膜,硫化后用硫酸銅活化,加黃藥進行浮選。此法主要用于浮選菱鋅礦,也能浮選異極礦,但效果較差。
?、谥景犯∵x法-即在常溫下用硫化鈉調(diào)整礦漿pH值達10.5-11,然后用陽離子捕收劑脂肪族第一胺浮選氧化鋅。這一方法對菱鋅礦及異極礦均有較好的浮選效果。該法的特點是硫化鈉僅用于礦漿pH值的調(diào)整,過量的硫化鈉并無抑制作用。因而加入硫化鈉后,不需要一定的攪拌時間,就可以添加捕收劑浮選。但用胺鹽浮選時礦泥有顯著的影響,因為礦泥能大量吸附胺類藥劑,并能附著于礦物表面,使浮選過程的選擇性大大降低。因此,必須進行預先脫泥以消除礦泥的影響。也可用六聚偏磷酸鈉與水玻璃分散礦泥,將胺與硫化鈉按1:50左右配成乳濁液浮選,可取消預先脫泥作業(yè),取得良好的浮選效果。
3.鉛鋅混合礦石的分選順序
對于既有鉛鋅硫化礦物又有鉛鋅氧化礦物的礦石,通常采用先選硫化礦物后選氧化礦物的流程,即按硫化礦物(混合浮選或優(yōu)先浮選)—氧化鉛—氧化鋅的順序浮選。實踐上也有先選鉛后選鋅的流程,即:先選硫化鉛、氧化鉛,再選硫化鋅、氧化鋅的流程。前者為先硫后氧流程,后者為先鉛后鋅流程。
用脂肪胺浮選氧化鋅時硫化鋅也能很好浮游,故當?shù)V石的氧化率很高、硫化鋅不多時,可以用胺將它們同時回收。礦石的分選順序要根據(jù)礦石的特點,經(jīng)試驗后加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