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弧爐渣是煉鋼中出現(xiàn)的一種量非常大(鋼水量的15~20%)的副產品,傳統(tǒng)的電弧爐渣處理方法包括粉碎、研磨和老化等步驟,費用高,時間長,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最終爐渣產品用途又很有限。
伊朗德黑蘭國家工程和技術管理研究院及韓國有關公司共同開發(fā)的爐渣霧化技術(SAT)避免了這些問題。這種方法采用一種新裝置以高速空氣和水將來自于電弧爐熔融渣(1500~1550℃)流霧化成直徑在0.1~4.5mm之間的小圓球,它為穩(wěn)定的尖晶石結構,稱為精渣球。通過這種霧化法一般能處理75~80%的熔融渣,余下部分為重材和可回爐的金屬沉積在渣罐的底部。
SAT產品具有高價值、環(huán)境友好的特點,可用于多種用途,例如,水處理、結構材料、磨碎劑、脫硫劑等。1997年,首臺SAT設備在韓國投入使用。預計到2009年,韓國、南非、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臺灣、越南、伊朗及美國將規(guī)劃和安裝這種設備。屆時,總設備能力將達到3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