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占鋼總產(chǎn)量80%左右的碳素鋼,是基本的工業(yè)用鋼。它種類齊全,生產(chǎn)簡單,價格低廉,通過不同的熱處理后,可獲得不同的力學性能,因此得到了極廣泛的應用。但碳素鋼的強度及淬透性低、熱硬性差,耐磨、耐蝕和耐熱等性能也都比較低。況且,工業(yè)的發(fā)展特別是國防、交通運輸、石油和化工等工業(yè)的發(fā)展,對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用領域受到限制。為了改善碳素鋼的力學性能、工藝性能或某些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在冶煉時,有選擇地向鋼液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錳、硅、鉻、鎳、鋁、鎢、釩、鈦、鈮、鋯、稀土元素等,這類鋼就統(tǒng)稱為合金鋼。模具鋼材是合金鋼中的一種。
㈠.碳素鋼用途的局限性
⑴淬透性低
一般情況下,碳鋼淬火要求水冷,它水淬的最大淬透直徑為15~20mm,因此在制造大尺寸和形狀復雜的零件時,不能保證性能的均勻性和幾何形狀不變。
⑵強度和屈強比較低
強度低使工程結構和設備笨重。A3鋼的σs≥240MPa,而低合金結構鋼16Mn的σs≥360MPa。屈強比低說明強度的有效利用率低。40碳鋼的σs/σb為0.43,而合金鋼35CrNi3Mo的σs/σb可達0.74。
⑶回火穩(wěn)定性差
由于回火穩(wěn)定性差,碳鋼在進行調質處理時,為了保證較高強度而回火溫度應低些時,韌性又偏低;為了保證較好韌性而回火溫度應高些時強度又偏低,所以碳鋼的綜合機械性能很難提高上去。
⑷不能滿足某些特殊性能的要求
碳鋼在抗氧化、耐腐蝕、耐熱、耐低溫、耐磨以及特殊電磁性能等方面往往較差,不能滿足特殊使用要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碳鋼中特意加入合金元素,以彌補以上不足之處。
㈡.合金元素在模具鋼材中的作用
合金元素在模具鋼材中的作用非常復雜,到目前為止對它的認識還很不全面。
下面著重分析合金元素與鐵和碳的作用、對鐵碳相圖的影響規(guī)律。
⒈合金元素與鐵和碳的作用
合金元素加入鋼中,主要與鐵形成固溶體,或者與碳形成碳化物,少量存在于夾雜物(如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及硅酸鹽等)中,在高合金鋼中還可能形成金屬間化合物。
⑴溶入鐵中
幾乎所有合金元素(除Pb外)都可與鐵形成合金鐵素體或合金奧氏體。按照合金元素對α?Fe或γ?Fe的作用,可將它們分為兩大類。①擴大γ相區(qū)元素亦稱奧氏體穩(wěn)定化元素,主要是Mn、Ni、Co、C、N、Cu等。它們使相圖中N點下降,G點上升,從而擴大γ相的存在范圍。其中Ni、Mn等元素加入到一定量后,可使G點降到室溫以下,使α相完全消失,它們稱為完全擴大γ區(qū)的元素。另外一些元素如C、N和Cu等,雖擴大γ相區(qū),但不能將其擴大到室溫,所以它們稱為部分擴大γ區(qū)的元素。②縮小γ相區(qū)元素亦稱F穩(wěn)定化元素,主要有Cr、Mo、W、V、Ti、Al、Si、B、Nb、Zr等。它們使G點上升,N點下降(Cr例外,Cr含量小于7%時,G點下降;大于7%后G點迅速上升),從而縮小γ相存在范圍,使F穩(wěn)定區(qū)域擴大。其中Cr、Mo、W、V、Ti、Al、Si等元素超過一定含量時,G點與N點重合,使γ相區(qū)被封閉,這時合金在固態(tài)范圍內一直處于單相α相狀態(tài),它們稱為完全封閉γ區(qū)的元素。另外一些元素,如B、Nb、Zr等,雖然也使γ相區(qū)溫度范圍縮小,但不能使其封閉,稱為部分縮小γ區(qū)的元素。
上述元素中,只有C、N、B與鐵形成間隙固溶體,其它均與鐵形成置換固溶體。
⑵形成碳化物
合金元素按其與鋼中碳親合力大小,分為碳化物形成元素和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兩大類。①常用非碳化物形成元素有:Ni、Co、Cu、Al、Si、N、B等。它們不與碳形成化合物,除了在少數(shù)高合金鋼中可形成金屬間化合物外,基本上都溶于F和A中。②常用碳化物形成元素有:Mn、Cr、Mo、W、V、Ti、Nb、Zr等(按形成的碳化物的穩(wěn)定性程度由弱到強的次序排列)。它們都是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鐵左方的過渡族元素。Mn與碳的親合力較弱,少部分溶于滲碳體中,大部分溶于F或A中。與碳的親和力較強的Cr、Mo、W等,含量較低時基本上與鐵一起形成合金滲碳體;含量較高時可形成新的合金碳化物。而與碳的親合力很強的元素V、Ti、Nb、Zr等,幾乎都是形成特殊碳化物。此外,總還有一部分強碳化物形成元素會溶于F或A中。
合金滲碳體是部分鐵原子被碳化物形成元素置換后的滲碳體,如(Fe,Cr)3C、(Fe,Mn)3C等,其晶體結構與滲碳體相同,但比滲碳體略穩(wěn)定些,硬度也略高些,這對提高鋼的耐磨性更有利。
合金碳化物Mn3C、Cr7C3、Cr23C6、Fe3W3C等,比合金滲碳體的穩(wěn)定性更高,而特殊碳化物Mo2C、W2C、VC、TiC等的穩(wěn)定性最高。穩(wěn)定性愈高的碳化物,其熔點和硬度也愈高,加熱時也愈難溶于奧氏體中,因此對鋼的機械性能和工藝性能的影響很大。
⒉合金元素對鐵碳相圖的影響
合金元素對鐵碳相圖的影響,與對純鐵的影響類似,但更復雜一些、影響主要分兩方面:⑴對A和F存在范圍的影響①擴大γ相區(qū)元素均擴大鐵碳相圖中A存在的區(qū)域,其中完全擴大γ區(qū)的元素Ni或Mn的含量較多時,可使鋼在室溫下得到單相A組織,例如1Cr18Ni9高鎳A不銹鋼和ZGMn13高錳耐磨鋼等。②縮小γ相區(qū)元素均縮小鐵碳相圖中A存在的區(qū)域,其中完全封閉γ區(qū)的元素(例如Cr、Ti、Si等)超過一定含量后,可使鋼在包括室溫在內的廣大溫度范圍內獲得單相F組織,例如1Cr17Ti高鉻F不銹鋼等。⑵對鐵碳相圖臨界點(S點和E點)的影響①擴大γ相區(qū)的元素使鐵碳合金相圖中的共析轉變溫度下降。②縮小γ相區(qū)的元素則使其上升并都使共析反應在二個溫度范圍內進行。合金元素還對共析點和共晶點的成分產(chǎn)生影響。幾乎所有合金元素都使共析點碳含量降低;共晶點也有類似的規(guī)律,尤以強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強烈。S點及E點的左移,使合金鋼的平衡組織發(fā)生變化(不能完全用鐵碳相圖來分析)。例如,含0.3%C的3Cr2W8V熱模具鋼已為過共析鋼,而碳含量不超過1.0%的W18Cr4V高速鋼,在鑄態(tài)下已具有萊氏體組織。
(來源:模具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