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長時間使用后,往往會出現(xiàn)漆面老化的現(xiàn)象。特別是現(xiàn)在正值盛夏時節(jié),每天的陽光曝曬和雨水侵蝕,都很容易使漆面受到損傷很多時候開車時不小心的刮蹭, 更是難以避免。一旦出現(xiàn)這些問題,車主就要考慮給車輛做劃痕修復(fù)了(圖1)。一般小面積的漆面劃傷和淺度劃痕可以使用研磨拋光進行修復(fù)(圖2),而中度劃痕和深度劃痕是無法用研磨的方法處理的,要采取補漆的辦法修復(fù)。在車輛出現(xiàn)中度和深度劃痕時,汽車的車身表面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變形,小面積凹度不超過 5mm,通過填補膩子找平,再做補漆處理。而變形較嚴重時就需要經(jīng)過鈑金處理了。
一、汽車舊面漆的辨別
1.溶劑法
用蘸有硝基漆稀釋劑的白布擦拭漆膜,觀察漆膜溶解的程度(表1)。
用蘸有粗蠟的白布擦拭漆膜,觀察漆膜溶解的程度(表2)。
3.砂紙打磨法
用P500~P1200砂紙打磨漆面(表3)。
4.硬度測試法
各種油漆干燥后的硬度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雙組份漆和烤漆的漆膜硬度比自干漆高。確定漆膜硬度和厚度是常用的方法是用電磁式厚度計或機械式厚度計測量, 要按廠家的說明正確使用。
二、中度劃痕的處理
1.打磨
(1)檢查底層涂漆是否附著完好。
(2)選用P320~P800水砂紙對中涂層及面漆層的刮傷部分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
(3)對損傷部位的邊緣進行修整,使其邊緣不見刮傷的涂層為止,必要時可適當擴大打磨面積。用P1500以上砂紙將被噴涂物的表面,打磨至無光澤狀態(tài)。
2.清洗、干燥
(1)使用專用清洗劑去除打磨表面的油污、石蠟及其它異物(圖3)
(2)用烘干設(shè)備使清洗表面干燥,也可用壓縮空氣吹干。
粘貼遮紙對于修補極為重要,熟練掌握可提高修補質(zhì)量,還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不同位置所采用的面漆紙粘貼方法也不相同(圖4)
(1)反貼:適用于暗線槽、明線槽。
(2)正貼:適用于裝飾條接口等處。
(3)壓實貼:適用于大面積噴涂及縫隙邊緣處修補。
(4)遮蓋:適用于輪胎、前大燈及兩部件同時處理時。
(5)裁貼:用于車標。
4.中涂層涂裝(噴涂底漆)
(1)將調(diào)好的底漆均勻的噴涂在打磨位置,虛噴面積與P600以下砂紙打磨位置同樣大。這樣噴涂2~3遍,每遍干燥3~5min。
(2)中涂層漆膜的干燥,若修補面積不大,可采用室溫自然干燥,但時間較長;一般使用遠紅外干燥燈或遠紅外線干燥箱(反射式)進行局部干燥。距離要掌握在 500mm左右,烘烤距離太近,局部過熱會使底漆或漆面起泡。
(3)中涂層漆膜干燥后,用P600~P800的水磨砂紙對補涂的漆膜進行輕輕打磨,使之光滑平整,用手觸摸無粗糙感。如有砂眼,應(yīng)反復(fù)填補填眼灰并打磨。打磨方法有干式打磨和濕式打磨兩種。干打磨時,用壓縮空氣吹凈打磨部位(圖5),再用清潔的粘性抹布把浮灰等徹底擦凈;濕打磨時,用 P600~P800的水磨砂紙對修補的中涂層進行表面打磨,同樣打磨到用手觸摸無粗糙感為止,并用水沖洗干凈,晾干或用壓縮空氣吹干,最好還是用遠紅外線燈箱烘干。
1.把損壞部位的漆膜和膩子清除干凈,使用水砂紙(P60~P180)對邊緣打磨,使其呈斜坡狀。
2.用脫蠟清洗劑把劃痕處清洗干凈并晾干。
3.將原子灰按一定比例與硬化劑混合攪拌均勻后刮涂。要分層進行刮補,可將第一層刮合金或纖維原子灰,然后在上邊分層次刮涂普通快干原子灰,直到將凹陷部位填滿。
4.原子灰晾干后,用P60~P400水砂紙將原子灰打平,如不平,繼續(xù)填補,直到平整為止。
5.檢查被打磨面是否平整光滑。
(1)手感檢查
用手掌反復(fù)摸修補的漆面,無擋手感覺就達到了質(zhì)量要求。
(2)目測檢驗
把水淋在被修補表面,然后在側(cè)面觀察是否平整。若不平,則可看到波浪狀。
6.再次用脫蠟洗車液清洗干凈,晾干噴涂底漆,并打磨。打磨時要用P1500以上的水砂紙對所噴涂部位周圍進行打磨。
7.把不噴漆的地方用膠帶和遮蓋紙將其蓋住。然后用除油劑將需要噴涂的部位擦拭1~2遍,待除油劑晾干后用除塵布除塵。需要注意的是,絕對不能在除油劑未干的情況下進行擦拭。
8.選擇適當?shù)牡灼釃娡坎⒋蚰ァ?
至此,汽車劃痕的修復(fù)操作已經(jīng)介紹完了。我們在實際修補工作中,要熟練掌握汽車劃痕的修復(fù)方法,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汽車美容師。
更多>同類資訊
網(wǎng)站首頁 |
付款方式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quán)隱私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網(wǎng)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營業(yè)執(zhí)照
| 粵ICP備18059797號-1
◎2007-2020 中國鑄造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粵ICP備18059797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