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冶煉用途重要或碳含量很低(≤0.20℅)的鋼種時,往往在氧化末期將鋼中錳含量調(diào)到0.20℅以上,并保持10~20min,這種操作被稱為錳制度,俗稱保持錳.氧化末期,盡管鋼液比較純潔,但仍含有少量的非金屬夾雜物,如 SiO2等。如錳含量在0.20℅以上,使鋼中的MnO含量增多,而MnO和 SiO2等氧化物易形成低熔點或極易聚結、長大、上浮的夾雜物,從而有利去除.因此人們普遍認為,對于去除非金屬夾雜物來說,鋼中所保持的錳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搬運工具.此外,氧化期的各項任務完成后,當碳含量降到合適的濃度時,為迅速終止碳氧反應繼續(xù)進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降低鋼液中的[FeO]的含量,而錳是弱脫氧劑,又是鋼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錳能夠快速穩(wěn)定鋼中的碳,同時又能使鋼液進行預脫氧,為還原精練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碳含量很低的鋼液來說,保持錳還可減緩對爐襯的侵蝕.
清潔沸騰又稱凈沸騰.它除了能使非金屬夾雜物充分上浮外,而且也能穩(wěn)定鋼中的碳.清潔沸騰往往和錳制度同時進行,對于冶煉無需保持錳的鋼液,氧化末期向鋼液停止供氧的時間就是清潔沸騰的開始時間,約10min后再進行下一項操作.在這段時間里,熔池中主要進行微弱的碳氧反應,并使之趨于平衡.碳氧反應能引起渣鋼間的激烈攪混,為澄清這種攪混也需要時間,否則也難以進行取樣或扒渣等項操作.不難看出,清潔沸騰是氧化末期不可少的一項工藝程序。
(來源:鋼鐵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