釩、鈦是保證國家經濟和軍事安全的戰(zhàn)略材料。攀西地區(qū)鐵、釩、鈦資源高度富集,但由于特殊的資源稟賦狀態(tài)和巨大的技術障礙,釩鈦資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其中高鈦高爐渣綜合利用和釩鈦資源深度開發(fā)利用是目前的難題。當前僅攀鋼就已累計生產TiO含量為24%的高鈦高爐渣約6000萬t,并以每年300萬t的速度遞增。
東北大學提出了對高鈦高爐渣進行冶金改性,通過高溫處理使高爐渣中的鈦盡量富集到鈣鈦礦中,同時促進鈣鈦礦晶粒長大,從而可通過選礦獲得鈦精礦,然后用硫酸法浸取制造人造金紅石。該研究分四個部分進行:①選擇性富集長大工藝條件研究;②選擇性分離技術;③富鈦精礦制備富鈦料研究;④貧鈦尾礦制備多種建材技術。
高鈦高爐渣中鈣鈦礦平均粒徑約l0m,通過冶金改性高爐渣中鈣鈦礦相富集率為80%,鈣鈦礦晶粒長大到40—50m,通過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所傅文章合作進行了選礦試驗,得到品位35%~40%鈦精礦。昆明理工大學用隋智通的改性高爐渣(TiO:含量為17.45%),獲得TiO240.12%的鈦精礦,回收率38.66%。
(來源:鋼鐵釩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