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機試生產,首先突出的就是發(fā)動機的主要部件如機匣等鋁合金鑄件的提供,鋁合金鑄件過去從來沒有正規(guī)生產過,是發(fā)動機生產的最大難題。三三一廠首先成立了有色鑄造車間,著手鋁合金試生產準備。首先是鑄件鋁合金金屬模具的設計,通過摸索,我們逐步掌握了根據鑄件的壁厚及鋁水凝固順序,設計了澆注系統,預留了鋁水凝固時的收縮余量、模具的噴涂料余量以及鑄件從模具中取出的出模角度等設計規(guī)律。掌握了模具噴涂料的種類及配方。
鋁合金熔煉配料經過多爐試驗,掌握了各元素的損耗規(guī)律,以滿足鋁合金牌號化學成分的要求。鋁合金熔煉我們首先使用的是焦炭爐,因焦炭爐溫度難于控制,然后采用了電爐熔化,電爐熔化也有個溫度控制問題及溫度表準確度的校驗等問題,這些問題也一一得到了解決。
鋁合金熔煉過程要經過純化處理,去除鋁合金熔化過程產生的雜質及吸收的氣體,以滿足鋁合金性能的要求。鋁合金純化我們采用的氯氣,氯氣要通過硫酸去除水分,但我們在氯氣通過硫酸瓶時,瓶子突然爆炸,出了事故。也出現過金屬模具澆注鋁合金時爆炸及零件從模具中取不出來等問題。
鋁合金鑄件最易產生缺陷在冒口的最后部位,這部位的X光專用標準,是通過低倍及機械性能試樣的切取,三者試驗相結合而形成的。這個專用標準的制訂對今后標準的制訂具有指導意義。發(fā)動機后機匣毛坯的試生產,我們首先采用了砂模鑄造,將制成的砂模放入壓力箱內,鋁水注入后封閉加空氣壓力,使其在壓力下結晶,以提高鋁合金機械性能,這是個新工藝,但我們在將鋁水注入模具加壓力時,壓力箱突然爆炸,當場炸死了一名工人,出了一次重大事故。事故后不久,二機部派了專門的調查組,進廠調查處理,分析爆炸原因。
我們通過鋁合金試生產,走過不少彎路,吸取了不少的經驗教訓,對指導我國鋁合金鑄件生產,打下了技術基礎。 我國第一臺航空發(fā)動機,終于在1954年7月完成,并試車成功。同時南昌三二○廠也在緊張地進行了飛機的試生產,在1954年的7月也試成了首架飛機,并安裝了三三一廠生產的發(fā)動機而試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