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嘗試使用“癌胚抗原”開發(fā)腫瘤治療疫苗。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孟頌東課題組在對來源于胎盤的熱休克蛋白gp96的追蹤研究中,發(fā)現(xiàn)熱休克蛋白gp96攜帶多種胚胎抗原,其中有些抗原與腫瘤抗原具有驚人的相似性。最近,他們又發(fā)現(xiàn)應用特異抗體或抑制劑靶向細胞膜上的gp96可顯著抑制肝癌的生長與轉移,其有可能作為新的潛在抗肝癌靶標。
“當前用于臨床的所謂腫瘤預防性疫苗主要集中在通過疫苗免疫預防引發(fā)腫瘤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從而間接降低特定腫瘤的發(fā)生,如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預防宮頸癌,乙肝疫苗預防肝癌等。而真正意義上直接抑制腫瘤發(fā)生的預防性疫苗研究和設計長久以來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很難發(fā)現(xiàn)能有效預防腫瘤的免疫活性高且安全可靠的抗原作為設計疫苗的靶點,包括腫瘤特異性抗原和在腫瘤細胞過表達的蛋白?!泵享灃|介紹說。
“與上述單價疫苗相比,來源于胎盤的gp96結合至少幾十種癌胚抗原,具有廣譜的抗腫瘤免疫活性;gp96自體免疫治療腫瘤已經在美國被FDA批準治療黑色素瘤和腎癌的孤兒藥,安全性很高;而且胎盤很容易獲得,胎盤gp96在大規(guī)模制備技術上也不存在問題。因此,胎盤gp96有望開發(fā)成為預防多種腫瘤的疫苗。”孟頌東對他們的成果信心十足。
不過,這種預防性疫苗研究僅是邁出了第一步,距離應用于人類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