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90年代初高層建筑在我國如雨后春筍般的發(fā)展起來,相應地高層建筑安全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與重視。高層建筑的垂直運輸使用的卸料平臺的安全性能在施工生產中也引起了重視,從較初的落地式卸料平臺到鋼絲斜拉卸料平臺再到現在的自動提升卸料平臺,使用的方便性及安全性都有大大地提升,也適應了目前社會生產發(fā)展的需要。下面就從自動提升卸料平臺構成、安裝、計算、安全性分析等,具體闡述高層建筑自動提升卸料平臺的先進性與安全性。
1自動提升卸料平臺
自動提升卸料平臺是通過附著支承結構附著在主體結構上,依靠自身的同步升降設備實現升降的卸料平臺。即沿建筑物剪力墻外側安裝卸料平臺,并將其附著在建筑物上,卸料平臺帶有升降機構及升降動力設備,隨著工程進展,卸料平臺沿建筑物提升。
2自動提升卸料平臺的構成
自動提升卸料平臺主要由豎向導軌、調節(jié)拉桿、圍護立網、操作平臺、附墻支座、提升設備組成。
3自動卸料平臺的安裝
安裝流程:料臺安裝、安裝附墻支座、安裝豎向導軌、操作平臺安裝升斜接桿安裝升動力裝置安裝升試提升調試。
1)安裝前應檢查構配件的焊接質量,幾何尺寸,合格后方可安裝。
2)在預留管位置,安裝附墻支座,用長度280mm的穿墻螺栓橫向與裝配架進行固定,支座里面只安裝T33螺母,左側加墊塊固定。
不論是卸料平臺先安裝,還是卸料平臺等施工升降機安裝后再安裝,卸料平臺與施工升降機或與建筑物都應預留一定距離,那么在有一項未知的情況下來完成另一項的定位,總是會存在一定的偏差的。前幾年都是等施工升降機安裝完成后再安裝卸料平臺,這樣能很好控制卸料平臺與施工升降機以及建筑物的間距,但是卻很難把控在卸料平臺安裝前的臨邊防護工作,作業(yè)人員在這一區(qū)域進行作業(yè)時也沒有作業(yè)平臺;所以現在大家多數會選擇卸料平臺與外架同時搭設完成,并在防護門安裝前設置臨時防護欄桿,很好地保證了作業(yè)人員的操作面,同時也控制了卸料平臺與建筑物的間距。
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在施工升降機未安裝前,外架班組作業(yè)人員及技術管理人員在梯籠位置未完全確定的情況下,未按方案進行有效驗算,更未向作業(yè)人員進行交底,僅憑作業(yè)人員根據經驗估算立桿位置及寬度,在后期安裝完升降機后時常出現偏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難以把控:例如在施工升降機安裝時,安裝單位會出現私自拆除甚至割斷影響附墻安裝的外架桿件,破壞了架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